文/礙的萬物論編輯室
您玩過什麼電玩呢?老少咸宜的瑪利歐,大吉大利的「吃雞」遊戲,還是號稱史上最難遊戲的「隻狼」?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遊戲,電玩不僅僅是生活調劑,對於身障者而言,這可能是重要的心理調適、人際社交和建立成就感的管道。因應這樣的需求,無障礙電玩也應運而生。
電玩幫助身障者與社會加深連結
匹茲堡心理學家南西(Nancy Mramor)博士說:「電玩作為一種建立人際聯繫的方式是非常有用的,特別是當人們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聯繫時。」
一般人可以輕鬆出門並擁有相對廣闊的交際圈,電玩於他們只是其中一項娛樂。(同場加映:不再是台上與台下,美國林肯中心打造自閉症者的「一對一互動」劇團表演!)但對於行動較不便的身障者而言,電玩等同開啟一道通往不同世界的門,不只是電玩裡炫麗的虛擬場景,還有在組隊挑戰的過程中,與外界建立的人際來往和社交網絡。透過耳麥與鍵盤共享的歡笑,許多跨越空間和身體狀況限制的溝通由此建立,甚至可能發展出別具意義的感情。
一位熱愛電玩的肢體障礙者艾琳.霍利(Erin Hawley)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焦慮症和脊柱側凸所苦,電玩提供她尋覓一個抒發身體苦痛的管道,且讓她透過玩遊戲、和電玩同好討論談天與外界加深連結。陪伴了她四年多的伴侶,即是在桌面遊戲的討論室中相識並相戀的。
這種投入社群、與志同道合夥伴共同交流努力的娛樂模式,對於身障者超越了單純消遣的意義。
無障礙電玩有哪些可能?
無論是肢體障礙或是智力、認知上的障礙,身障者們喜愛電玩的天性和打電玩的技巧與一般人一樣呈現多樣分歧,因此遊戲也朝無障礙的通用設計發展,試著滿足所有障別族群的需求。這裡呈現給各位幾個現有無障礙電玩案例:
(1)肢體障礙
許多傳統電玩都會需要相對細膩的肢體掌握度,甚至幾乎有需要雙手並用的時刻,對於肢體障礙者而言,需要長時間抓握的遊戲握柄、複雜快速的肢體協調等設計,等於將他們拒於電玩的世界之外。微軟包容性設計師強納森(Bryce Johnson)說:「它假設了我有兩隻手可以拿住它、有兩隻大拇指可以控制搖桿...這些都構成了阻礙。」
為了滿足肢體障礙者的電玩需求,微軟研發出新型控制搖桿讓遊戲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調整控制器,以便用最舒適的方式玩遊戲。例如,控制器可以放置在地板上、允許遊戲者用腳來按按鈕; 它也可以安裝在輪椅或桌子上,讓不易起身的玩家也能輕鬆參與;需要雙手操作的遊戲動作,可以用一隻手和一隻腳同時進行。這些設計的改變可以容納更多不同身體狀況的障礙者,一同享受遊戲的樂趣。
(2)聽覺障礙
打過電玩或手遊的人都知道聲音在遊戲裡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指引遊戲進程也能增加遊戲趣味,如果是針對聽障者設計的電玩,可以有哪些通用設計呢?首先要有的概念是,聽障並不限於完全聽不見聲音的族群,還會有頻譜和音量的差異,因此想讓聽障者自在打電玩,自然也不能單純放大音量。(同場加映:這座大學城不僅無障礙,更「聽見」聽障者的需求!)
遊戲中的聲音十分多元,背景音樂、人物話語或畫面提示等音軌應能分離,便於聽障玩家根據自身需求調整,降低非必要的聲音干擾,留下單純、易於辨識。除卻聲音的調整,字幕、旁白等的視覺輔助也可以透過調整即時補充,並讓玩家自由選擇開關字幕與否。較特別的是,許多遊戲會藉由急轉直下的音樂營造氣氛,但也可以多一個模式,讓遊戲畫面的色調呈現出相應的黯淡或變異,也能讓聽障玩家體會到「嚇一跳」的驚險感。一點小設計的巧思,就能大大改善玩家體驗。
(3)視覺障礙
許多電玩仰賴華麗視覺設計提升玩家體驗,但如果是視障者,該如何享受同等的娛樂效果呢?許多為視障者開發的遊戲利用語音提示指引玩家進行,並透過豐富多變的立體音增加趣味度,如一款名為《audio defence》的電玩沒有畫面,須要透過耳機聽聲辨位殺殭屍,更增添身歷其境的刺激感;另一款名為盲者傳說(A Blind Legend)的手機遊戲專為視障者設計,有清晰聲音指示告訴玩家下一步該做什麼,另有特殊音效引導玩家進入遊戲情境。只要有適切的語音指引設計和指尖動作的感應,視障者可以玩的遊戲也可以豐富多元。(同場加映:在黑暗中「摸」出程式力:MICROSOFT 推出實體積木,助盲童學寫程式)
打電玩時,人們不會界定彼此
值得注意的點是,針對身障者所生的遊戲設計不等同於「降低遊戲難度」。(同場加映:求職故事|失能的不是我們,是社會)身障者在現實生活中常遇見的無形歧視之一就是低估身障者的能力,卻忽略只要有適當的無障礙設計,身障者的表現可以不輸一般人。這也是電玩帶給身障者重要的一個象徵意義:在遊戲裡,大家不會在意障礙者的「身分」,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單純而愉悅的交流。
這也顯現在一個有趣的現象裡,那就是身障者無論是否具無障礙遊戲需求,通常都喜歡玩和一般人一樣的主流電玩。「人們在玩遊戲時會一起建立關係;在電玩的虛擬環境中,不再會有身障與非身障人士的區別。」加州紐波特媒體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潘蜜拉.洛麗奇(Pamela Rutledge)博士說:「因此你能提高自信心,因為你擅長其他人重視的東西。」
熱血玩家霍莉則會在與其他玩家共同闖盪時分享自己的障礙情況:「越多人與身障人士互動過,就越能以一般眼光看待我們。」互動構成的共享體驗,不僅傳遞喜悅,也無形中促進不同族群的交流與彼此理解。而對於另一群持不同觀點的身障者,電玩也是種日常生活之外的抒發窗口,在那裡,他們可以與眾不同,體會被需要和讚賞的自信感。
在虛幻的遊戲裡人們可以體驗現實中難以觸及的人生,而對於身障者來說,透過遊戲體會外在豐富的世界也是一種參與社會、提升自信心的方式。全能玩家的巴雷特(Barlet)為此下了個註解:「電玩於我是一個強大的平衡器。玩遊戲時你並不知道我有身心障礙,你只知道我是一個食人魔,或者我在遊戲中所扮演的任何人物角色和行為表現。對我來說,電玩關係著社群,關係著社會連結,也關係著分享彼此的人生經驗。」
參考資料:
Video games are a ‘great equalizer’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作者為Edward C. Baig.
Pokemon Go 熱潮背後:視障人士怎麼體驗手機遊戲?
[GDC 2019] 聽不到也想玩遊戲!談遊戲中的字幕設計與聽覺輔助
「要怎麼玩都可以」Xbox打造身心障礙友善的控制器
延伸閱讀:
旅遊|施展魔法的國度,迪士尼樂園的無障礙魔幻世界!
特殊革命|我們能做到的,還有更多
身為一名聽障者,要使用手語還是口語?
編譯簡介:哈囉~我是來自台南的力前,一直都在台北求學、目前是一名社企工作者。大學讀數位娛樂與遊戲設計學系,但不熱衷時下的線上遊戲。平日喜歡關注社會議題,也愛聽音樂、查資料、閱讀、和伺候寵物 (有調皮的喵咪當傲嬌室友)。
編輯簡介:杜文慈,卡在跌跌撞撞的求學求職交替期,平日喜歡關注社會議題和文字創作,相信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渺但總能改變些什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