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者的校園歧視|不只無障礙,我們還要有真平等

身心障礙者要的不只是無障礙,還要真平等。

Photo by Mikael Kristenson on Unsplash

編譯整理:【礙的萬物論】編輯室

因為我的聽障,我失去平等的求學機會。

「博士學位的指導教授發現我有聽障後,取消了我的面試。」

現年38歲的馬汀.麥克林 (Martin McLean)有兩張大學畢業文憑,分別是威爾斯大學頒發的學位教師教育證書獎和柏克貝克學院頒發的藝術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 同時,他擔任國家失聰兒童學會的教育和訓練政策顧問,也是一位出生即失聰的聽障者。

「我修碩士學位時與全職工作一同進行,所以我需要唸有夜間部的大學。」他解釋著這是他的優先考量,勝過考慮該大學在對待身障學生上是否有良好紀錄。另一方面,他認為所有的大學都應該接納聽障的學生,因為身心障礙學生津貼讓每間大學都有足夠的經費補助。


Photo by Randy Fath on Unsplash


麥克林靠著速記員(在課堂上能把口頭內容快速打字紀錄下來的人)協助學業,另一位手語翻譯員則幫助他參與分組討論與戶外參觀:「大致來說,在柏克貝克的情況良好。不過有一位講師要我的速記員離開,因為打字的雜音會吵到她。有時她也告訴我們,別記下她話裡有爭議性的字詞。」

麥克林對講師自認有權選擇他能知道的內容感到厭煩,感覺被孤立於全程聽得到老師講話的學生之外。他指出,有關更多身心障人士就讀研究所的統計資料可能沒有完整反映現況,包含近年持續增加的精神障礙者,儘管他相信這情況已有所改善。

麥克林因為聽障身分失去博士的面試機會。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在2001年, 麥克林收到格拉斯哥(Glasgow)大學博士學位的面試邀約,但當指導教授詢問後發現他是聽障時,教授取消面試並發了封電郵給他,批評麥克林沒告知自身聽障的情況有失公正:「在法律之下,我不需要透露我的身障狀況,而且我被這樣蓄意的歧視給嚇到了。」


事後麥克林收到了道歉,但他被告知無法保有學籍,因為指導教授已離校了。對此,他建議身障學生主動找尋外界支持:「這會有幫助的,如果你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支持,而非丟給像身障指導教授或是DSA顧問等其他人來決定你需要什麼。」他也提醒大學裡的身心障礙者:「大部分大學研究所學習過程裡包含獨立研究和書面報告,所以請你確認有考慮到自己在教室外或報告環境中會需要什麼協助。」

 
學校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是否還停留在硬體設備?

適合身心障礙者的無障礙校園空間固然重要,但除了硬體設備外更深一層的軟體層面,也就是平等、支持的教育環境和心態,更是達成無障礙環境不可或缺的。不只有聽障生,許多障別的身心障礙者並沒有少於其他學生的學術能力,以同理心理解他們的需求、適時提供必要的輔助支援,才能創造真正平等的教育環境,也讓所有學生都能享有自由追尋學術成就的權利。


阻礙他們的往往不是自身能力,而是周遭先入為主的限制與不足的輔助。



參考資料:A PhD supervisor found out I was deaf, and cancelled the interview

延伸閱讀:

這座大學城不僅無障礙,更「聽見」聽障者的需求!


編譯簡介:哈囉~我是來自台南的力前,一直都在台北求學、目前是一名社企工作者。大學讀數位娛樂與遊戲設計學系,但不熱衷時下的線上遊戲。平日喜歡關注社會議題,也愛聽音樂、查資料、閱讀、和伺候寵物 (有調皮的喵咪當傲嬌室友)。

編輯簡介:杜文慈,卡在跌跌撞撞的求學求職交替期,平日喜歡關注社會議題和文字創作,相信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渺但總能改變些什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More Stories
旅遊妙招萬物論版型
這 5 個小妙招,讓「身障旅遊」更順利!